在首个“全国科普月”期间,9月7日,郑州大学举行“人体科学与健康科普思政基地”“代谢紊乱与食管癌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普馆”揭牌仪式。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、河南医学院院长董子钢出席仪式并讲话,校党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孙保营,科学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同志,基础医学院班子成员、基地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共100余人参加活动。
董子钢在讲话中指出,科普工作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、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。该基地的建设是郑州大学深入贯彻国家“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”战略部署,落实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》,推动科研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化、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和具体实践。他对基础医学院在跨学科融合、科普创新与思政育人等方面的探索成果表示充分肯定。他强调,基础医学院要创新构建集科普教育、教学实践、科学研究与人文思政“四位一体”的融合发展模式,让基地不仅成为深化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的重要载体,更要发挥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作用。他指出,学校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,推动科普工作与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有机联动,形成更加浓厚的科普文化氛围。
此次人体科学与健康科普思政基地的落成,体现了郑州大学对科普育人工作的高度重视,进一步创新了医学教育模式、拓宽了健康科普渠道,为全校弘扬科学精神、普及健康知识、强化思政引领提供了示范平台。未来,郑州大学人体科学与健康科普思政基地将面向校内外开放,开展系列科普讲座、实践体验和学术交流活动,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,服务健康中国建设。
据悉,该科普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,整体划分为四个主题展区:第一部分探索人体九大系统的奥秘,了解常见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,并感悟医者仁心和科学精神在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;第二部分聚焦疾病治疗手段与急救技能,掌握守护生命健康的关键知识;第三部分体悟医学人文精神和生命的意义;第四部分回顾我国医学教育发展历程,纵览世界医学科技的重大进步与里程碑事件。(刘锦供稿)

科普基地揭牌

展示急救操作流程